2018 年 12 月 17 日
跨校聯合音樂會 綻放絲竹餘音裊裊

https://plus.google.com/share?url=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21921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href,
'', 'menubar=no,toolbar=no,resizable=yes,scrollbars=yes,height=600,width=600');return false;">
圖:花蓮女中舉辦四校聯合音樂會。
花蓮女中連續七年舉辦 邀鄰近學校及社區團體表演 台上台下樂融融
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蓮女中十六日下午舉辦「綻放絲竹樂聯合音樂會」,邀請花蓮高中、國風國中、明恥國小一同演出,透過跨校、跨學制的音樂饗宴,促進鄰近學校及社區藝術團體相互砥礪,共同營造社區美感、資源共享的文化。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李裕仁、花蓮市公所秘書陳晏萍、花蓮高中校長詹滿福及其他與會貴賓也蒞臨欣賞這場音樂盛會,為演出同學鼓勵。
花女連續七年舉辦社區學生國樂聯合音樂會已實屬不易,從國小就參加演出的學生齊聚一堂,更是難得。一方面加強自己上台的膽識及氣魄,另一方面將今年學習成果分享給花蓮鄉親,以感謝師長指導及家長的支持與鼓勵。
花中花女合奏「天山之春」
花女國樂隊以「心舞」的清亮旋律揭開序幕,使會場一開始即呈現正向能量的氣息;花中則以「茶馬」展現民族融合的情懷之路,也象徵此次不同學校在國樂聲中的交流互動。緊接著二校合奏「天山之春」,一氣呵成描繪春到天山時,維吾爾族人在天山腳下載歌載舞的歡樂熱鬧風貌。
國風國中「丟丟與他的銅仔」
下半場國風國中絲竹團演奏「丟丟與他的銅仔」,綿密不絕的流動感陳述對蘭陽平原的情懷。節目尾聲則由每年皆獲優秀成績的明恥國小演奏二首不同風格的樂曲,表現不凡的實力。
除了團體演奏之外,花中鄭宜庭及陳馨盈分別以琵琶獨奏「西雙版納的晚霞」及「千章掃」。前者親切溫暖的旋律,有如故鄉的召喚,表現西雙版納霞光照耀的向晚時分,絢麗的大自然景緻及傣族的幸福生活;後者則借助琵琶特有的舒雅性和驟雨狂風般的表現能力,演繹樂曲中飛動奔放的音符,富有韻味,贏得全場觀眾的掌聲。
花女伍貞螢同樣以琵琶時而聲慢悠悠、時而緊湊起伏的強烈聲響刻畫「大浪淘沙」一曲中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控訴的情感,頗具氣勢,抓住會中所有觀眾的目光。
校長程膺表示,花女最初舉辦國樂音樂會是因應多元發展的教育理念,使學生發展多樣的休閒活動,讓國小、國中及高中職有國樂專長的學生互相觀摩學習。而今花蓮縣音樂教育慢慢蓬勃起來,每每參加全國音樂競賽皆有收獲,甫結束的一○七學年度花蓮縣學生音樂比賽中,花女有二項團體組及二項個人組將代表花蓮縣參加全國比賽:絲竹樂團體B組、木管五重奏團體B組、琵琶獨奏B組、柳琴獨奏B組。
演出結束後,付出大量心力的楊杰儒老師、孫晨翔老師、黃耀增老師及何楓杰老師接受學生獻花,讓此次音樂會在感恩溫馨的氣氛下圓滿落幕。
資料來源:更生日報